继去年8月华林五四路口遮阳棚试点后,7月上旬,福州市今年新增的五个路口遮阳棚项目也已全部完工,市民出行的幸福感和舒适度得到进一步提升。
通过前期民意征集和调研分析发现,建设遮阳棚项目不仅让群众免受日晒雨淋,提升了出行,还能潜移默化地引导市民文明出行,大大减少了闯红灯、越线停车等问题,得到市民广泛“点赞”,并希望在更多的路口推广使用。为此,年初市城管委就报请市委市政府将五个路口遮阳棚建设列入2024年为民办实事项目。
根据市民群众在网络媒体、12345上提出的意见建议,市城管委会同市规划院对市区道路进行详细摸排,从必要性和科学性出发,重点选择主干路及以上道路交叉口设置遮阳棚,特别在人流量和非机动通行量大、渠化岛面积足够大、渠化岛树木遮阴效果差、市民呼声强烈的路口优先考虑设置,最后按照“花小钱办大事”的思路选定了二环/乌山路、八一七/工业路、台江/六一路、浦上大道/金洲南路(仓山万达)、长乐/福马路五个路口新建遮阳棚。
遮阳棚主体仍为钢管骨架支承式膜结构,钢构架采用主、辅立柱共同支撑的方式,主立柱及基础位于渠化岛中间,四周辅助立柱及基础位于渠化岛绿化带内,整体较为稳固;膜材采用高韧度、阻燃、抗紫外线、耐候性的白色PVDF遮阳膜。遮阳膜覆盖整个渠化岛过街等待区域,能够起到较好的防雨、隔热、隔紫外线等效果,据测试数据,阳光直射下伞内温度可比伞外温度低十几度。
后续市城管委会继续通过政府官网、媒体平台等开展民意调查征集,及时梳理评估群众反映强烈的路口,符合遮阳棚建设条件的优先列入年度计划统筹安排。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