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业专家齐聚福建福州,探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新机遇
时间:2024-06-25 17:52

光明日报客户端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2024-06-24   

6月21日,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峰会(以下简称峰会)在福建省福州市举办。峰会聚焦锻造“新质生产力”,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形成以新质生产力为核心,从而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结构优化和增长动能转换的高质量发展局面,通过各方交流与合作,探索循环经济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新机遇、新挑战。

会上,住房城乡建设部、福建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福州市人民政府等主管部门深入解读“双碳”背景下国家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循环经济理念,阐明了建设发展围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性。

“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是推进绿色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载体。”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会长徐文龙指出,在当前全球气候变化和资源紧张的背景下,发展循环经济产业园区,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已经成为我们共同的责任和使命。

“目前,全国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快速发展,已经成为各地城市安全运行的基础性平台,为各地开展垃圾分类处置以及提升城市环卫系统的总体水平提供了有力支持。”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人力资源开发中心主任刘李峰说。

福建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副厅长陈元豹表示,福建将坚持因地制宜,强化城乡统筹,进一步健全生活垃圾分类收集系统,加快垃圾分类和资源回收“两网融合”,积极推进集垃圾焚烧、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害垃圾处置于一体的生活垃圾协同处置产业园区建设,全面实现生活垃圾“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目标,助力循环经济产业发展。

本次峰会设置主旨演讲、主题演讲、高峰对话等环节,专家学者及园区、企业代表围绕“以低碳园区锻造新质生产力”“以精细化管理助推有福之州高质量发展”“双碳背景下循环经济助力福州高质量发展”“以循环经济推动绿色发展,促进福建生态文明建设”等议题,从理论支撑到产业实践,提出了建设性意见。

为深入贯彻国家“双碳”战略,落实新发展阶段生态文明建设对城市环境治理新要求,系统化推动园区化协同处理城市废弃物,助力减污降碳协同创新,本次峰会评选出北京市朝阳循环经济产业园、福州市红庙岭循环经济生态产业园、上海环境天马无废低碳环保产业园、中科绵投循环经济园、青岛西海岸新区静脉产业园、福山循环经济产业园等6个循环经济产业园减污降碳协同创新典型案例。

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福泽表示,朝阳区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作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区内绿网、河网、路网“三网融合”,亮马河、坝河、北小河等18条河道、120公里水系全面连通,绿化覆盖率为48%,形成了“一半森林一半城”的生态底色,“大美朝阳”生态画卷徐徐铺开。

近年来,福州市积极践行生态文明理念,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注重低碳发展模式,重点打造数字经济、海洋经济、绿色经济、文旅经济等“四大经济”,数字经济规模突破7000亿元、占GDP比重超五成;以城市韧性和安全为底线,加大对空气质量和水环境的监测治理力度,实施城市水系治理工程,成功抵御十余个台风和三百多场短历时强降雨的挑战;聚焦山水人城和谐共生,建设各类城市绿道1335公里,推动历史文化遗产保护,海滨城市、山水城市品牌越打越响,先后获评全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十大“大美之城”和首届全球可持续发展城市奖。

据悉,《福州市垃圾管理案例实践》日前入选中国“智慧减废城市”优秀案例,并通过发布于联合国人居署网站,向全世界推介“福州模式”。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主任陈登峰表示,市城管委将继续沿着“物尽其用”的垃圾管理方向深入探索,将资源化利用纳入垃圾管理规划,助力福州建设更加美好的海滨城市、山水城市,镌绘新质生产力的绿色底色。

本次峰会由中国城市环境卫生协会、福州市人民政府主办,中环协循环经济产业园区专业委员会、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承办。(光明日报全媒体记者张诗瑶)

 

 

 

来源:光明日报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相关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