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政府信息公开
  • 索 引 号: FZ00117-0100-2009-00001
  • 主题分类:
  • 发文机关: 福州市城市管理委员会
  • 成文日期:2009-01-14
  • 标    题: 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 发文字号: 榕执综〔2009〕13号
  • 发布日期:2009-01-14
  • 有 效 性: 有效
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
榕执综〔2009〕13号
来源:福州市城管执法局 时间:2009-01-14 00:00

本年报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及福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有关要求,由福州市城市管理执法局编制的2008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年度报告。全文包括概述、主动公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行政复议和诉讼、政务公开其他情况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概述

根据福州市政府信息公开规定的有关要求,我局自2008年5月1日起,正式开展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截止2008年底,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切实增强主动公开意识,健全完善组织机构,明确职责,细化分工,做到公开形式丰富多样,公开内容重点突出。尤其对于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焦点问题能够通过多种形式、采取多种方法较全面、及时、准确地予以公开,各项政府信息公开工作运行正常。

(一)加强组织机构建设

《条例》颁布后,局党组高度重视,于第一时间召开专题会议,对贯彻实施《条例》工作进行了研究和部署,成立了由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宏同志为组长,各副局长为副组长,局机关各处室领导为成员的政府信息公开工作领导小组,并确定局纪检组长分管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指定办公室为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具体实施部门,负责推进、指导、协调、监督局系统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同时督促局属各单位明确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分管领导、工作机构及具体负责人(联系人),不断完善工作联系制度,进一步加大对信息公开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力度,为全力推进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证。

(二)推进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

编制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是提供各项政府信息公开的重要保障。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编制工作要求,我局结合实际,制定了《市执法局信息公开指南和信息公开目录编制工作方案》,明确了编制原则、主体、内容、组织保障和工作要求。根据工作方案,局办公室专门配备了4名兼职工作人员,在局门户网站(http://www.fzzfj.gov.cn/)上开辟政府信息公开专栏,设置了“建筑渣土准运许可”等4项网上审批及监察系统办事指南和“行政法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行政事业性收费的项目、依据、标准”等10项目录,并绘制主要行政职权及办事流程图,经审核后上网发布。同时提供信息公开在线申请、信息检索等功能,从而使局属各单位和部门上报的工作信息能够通过网站向公众公布最新进展情况,方便群众办事,自觉接受群众监督。

(三)建立健全相关工作机制

《条例》下发后,我局将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始终按照“公开为原则,不公开为例外”的要求,不断健全完善相关的工作机制,研究制定了《市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指南(试行)》、《市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实施细则》、《市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保密规定》、《市执法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程序规定(暂行)》、《市执法局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相关工作规定》等涉及政府信息发布协调、保密审查和依申请公开等多项制度,建立了信息更新、咨询受理、网上审批等具体工作流程,进一步明确分工、细化步骤、优化流程,确保政府信息及时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申请及时办理反馈。

(四)认真开展学习培训活动

《条例》公布后,局党组高度重视,认真贯彻市政府相关要求,由局领导亲自组织局属各单位及相关处(室)领导先行学习领会《条例》精神,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并督促各单位认真组织全体干部职工原原本本学习《条例》,全面把握政府信息公开的主体、范围、内容、形式和程序,深刻领会《条例》实施的重要意义,切实做好《条例》实施工作,全面提高做好政府信息公开的自觉性。同时我局还认真组织局各直属单位和机关处室人员进行相关的业务培训。通过培训,进一步增强了局系统信息公开兼职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为《条例》在全市城管系统的贯彻实施,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二、主动公开政府信息情况

(一)我局在门户网站平台上设置了“政府信息公开”、“政务公开”、“咨询投诉”等9个窗口,配合市效能办、市政府信息中心建成了“福州市网上审批及监察系统”, 使市民可以直接通过网络咨询信息,也可以直接在网站上下载项目申请审批表格,提出申请,有力地支持了网上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据统计,全年我局在门户网站上共主动公开政府信息60条,全文电子化达100%。其中,机构职能类信息8条,政策法规类信息14条,规划计划类信息4条,行政许可类信息4条,重大建设项目类信息19条,安全生产类信息11条,网上咨询数11人次,浏览访问量达到403,500多人次,城市管理执法工作越来越受到广大市民的关注和参与。

(二)在做好本年度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上,我局还对2003年以来的政府信息进行了认真梳理。局办公室将梳理任务分解细化,落实到人,避免遗漏或者缺失,信息梳理后分门别类在局门户网站上建立电子档案,根据实际需要,以备查阅或予以公开。

(三)我局充分利用门户网站及时更新执法动态及队伍建设等信息共1489篇,还通过在办公场所设立固定的公开栏、会议、文件、公告、信息通报、开通城管声讯电话(12319)、利用报刊、广播、电视、开展专题宣传活动等形式,着力于公开。据统计,全年现场接待咨询人数达38人次,咨询电话接听数达96人次,共在《福州日报》、《福州晚报》、《东南快报》、《海峡都市报》等报刊上刊登城管工作文章428篇;在《福州新闻》、《新闻110》、《福州广播电台》、《福建热线777》等媒体上播出72篇城管工作相关报道,取得强烈的社会反响,赢得了广大群众更多的理解与支持。

三、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办理情况

根据《条例》和市政府相关工作要求,我局在门户网站上专门开辟了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专栏,设置了“福州市城管局信息公开申请表”和“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流程图”,为广大市民提供了便捷渠道。目前,我局政府信息依申请公开工作还在深入完善。在市政府办公厅的指导下,我们将进一步征求相关部门和人员的补充修改意见,争取更切合城市管理执法工作实际,更为全面地为全社会提供政府信息公开服务。

四、行政复议、提起行政诉讼的情况

2008年,我局共接收行政诉讼案件13起,其中一审案件7起、二审案件6起,包括强制拆迁案件9起,违法建设案件2起,复议纠纷2起。我局法规处组织工作人员和局法律顾问积极做好应诉及沟通工作。目前在已审结的10起案件中,我局均获得胜诉,其余3起案件尚在审理过程中。

2008年10月,市政府受理了1起不服我局强制拆除行为提起的行政复议案件,我局法规处认真做好该案的行政复议答复工作,该案现已审结,最终维持了我局行政处罚决定。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局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开展至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还存在着以下问题和不足:一是信息公开的内容有待进一步完善;二是有时信息更新还不够及时;三是工作机制有待进一步加强,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这都需要在2009年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

(二)改进措施

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牵涉到城市管理的方方面面,是政策性、技术性、操作性都有较高要求的系统工程。为进一步做好2009年政府信息公开工作,我局将采取以下改进措施,确保各项工作落到实处。  

首先,继续深入学习贯彻《条例》,加大培训力度,进一步提高工作能力

认真学习《条例》,全面准确把握《条例》的精神实质,是我们作好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基础。我们要采取多样的学习形式,举办专题培训班,强化业务培训和指导,不断加强对《条例》的学习理解,切实增强工作人员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不断提高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水平和能力。我局将组织1-2次全市城管系统相关工作人员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工作业务培训,对信息公开工作内容、流程、要求进行统一和规范,强化责任意识,扎实做好信息公开工作。   
  其次,加强监督检查,及时进行指导

在做好自身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同时,针对依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的查询事项越来越多,难度越来越大的特点,我们将加强对所属部门政府信息公开工作的指导,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作机制,规范工作程序,完善信息工作监督检查机制。确保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各项制度落到实处。

再次,继续做好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编制工作。

我局将按照市政府信息公开办公室的统一部署和要求,对已编制的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进行修改完善,保证公开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同时根据清理审核的职权项目,编制并公布城市管理行政执法职权目录,按照规范程序、提高效率、简明清晰、方便办事的原则,制定并公布覆盖行政权力运行全过程的流程图。

  第四,加强对依申请公开深层次问题的研究。

为确保《条例》全面、正确、有效实施,我局将把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坚持疑难复杂事项会审和报告制度。根据依申请公开政府信息中出现的问题和我局工作实践中的疑难点,我们将对群众可能提出的敏感问题,进行认真的研究,以充分的准备,应对各种新的情况。

第五,有效整合系统,提高网站服务功能。

从方便公众查询的角度,进一步整合局门户网站信息资源和服务资源。合理设置信息公开栏目界面,建立好信息间的关联,提高自动采集业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尽量减少点击层次和网络成本,提高网上服务效率。同时,进一步推进公开信息的电子化,,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技术手段,加强网站建设,完善政府信息公开栏目,逐步拓展网上服务项目。降低公众查询成本。

附件下载

扫一扫在手机上查看当前页面

文字解读
图片解读